广西开展8项业务的部省联动建设以实现高速公路拥堵早知道等目标,这具有诸多积极意义。
信息采集与共享联动
交通流量监测数据共享
在部省联动建设下,高速公路上的各类交通流量监测设备(如环形线圈检测器、微波雷达等)所采集的数据能够实现共享。这些设备可以准确获取不同路段的车流量信息,例如每小时通过的车辆数、车型比例等。
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共享这些数据,能够从宏观上把握高速公路整体的交通运行态势,及时发现车流量异常增大的路段,为预测拥堵提供基础数据。
气象数据整合应用
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联动。广西多山地、河流,局部气象复杂多变,如桂北山区冬季易出现大雾、冰冻天气,沿海地区可能遭受台风影响。
部省联动可将气象监测站的气象数据(如温度、湿度、能见度、风速等)与高速公路特定路段相关联。当出现大雾、暴雨等恶劣天气时,管理部门能提前预警,因为这些天气条件往往是导致高速公路拥堵的重要因素,比如大雾天气下会限制车速甚至封闭路段,从而引发车辆积压拥堵。
智能分析与预警联动
大数据分析拥堵成因
利用部省联动所整合的海量数据,包括交通流量、气象、事故记录等多源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拥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例如,分析发现某些路段在节假日特定时间段(如国庆假期的第一天上午)拥堵概率极高,这可能是因为出行集中且该路段存在道路瓶颈(如车道减少、桥梁瓶颈等)。同时,分析事故发生频率与拥堵的关系,当事故多发路段发生事故时,能迅速预测即将出现的拥堵情况。
智能预警发布
建立统一的智能预警发布平台是部省联动的重要成果。一旦分析系统预测到高速公路即将发生拥堵,预警信息会通过多种渠道发布。
对于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可通过可变情报板实时显示拥堵路段、预计拥堵时长等信息;对于即将驶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可通过交通广播、手机导航软件等推送预警信息,提醒司机合理规划出行路线,避免进入拥堵路段。
应急处置与协同联动
事故应急协同处理
在部省联动机制下,一旦高速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路政、交警、救援等多部门能够迅速协同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例如,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交警部门可以快速到达现场进行交通管制,路政部门同时协调清理事故现场,救援部门迅速救治伤员。各方通过共享事故信息、统一指挥调度,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减少因事故导致的拥堵时长。
道路养护与施工协调
道路养护和施工计划在部省联动下能够得到更好的统筹安排。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如路面维修、设施更新等)和施工工程(如新建桥梁、拓宽道路等)往往会对交通产生影响。
通过联动,养护和施工部门可以提前将工作计划上报,交通管理部门则根据交通流量情况,选择对交通影响最小的时段安排施工,并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布施工信息,引导车辆合理绕行,避免因施工导致大规模拥堵。
出行服务优化联动
实时路况信息查询服务
部省联动建设使高速公路的实时路况信息查询更加便捷准确。无论是通过官方交通网站、手机APP还是电话查询,出行者都能获取到高速公路的最新路况。
这些信息包括路段是否拥堵、平均车速、是否有临时管制等,为出行者提供了全面的出行参考,使他们能够根据实际路况合理调整出行计划,如选择替代路线或者调整出行时间。
服务区资源协同管理
广西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资源(如加油、餐饮、休息设施等)在部省联动下实现协同管理。通过共享服务区的使用情况信息(如车辆停靠数量、剩余停车位、服务设施繁忙程度等),可以引导车辆合理选择服务区停靠。
例如,当某个服务区接近饱和时,通过导航软件等渠道引导车辆前往附近较空闲的服务区,避免服务区入口车辆排队等待进入而造成高速公路局部拥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