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印发《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实施方案2025年工作要点》,安排了6个方面55项具体任务。这些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 产权保护:设立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绿色通道,发布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指南,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机制。 市场准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实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非禁即入”要求,出台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实施方案。 公平竞争: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抽查,加大对重点领域、特定行业政策措施的抽查力度;起草《北京市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条例(草案)》,推动地方立法。 信用制度:在全市相关领域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函“两书同达”,优化信用修复流程,实现信用修复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数据要素: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实行全市公共数据统一目录管理,构建场内场外相结合的数据流通交易市场,探索产品“一地上架、地方互认”模式,推动北数所与各地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 资本要素:推动北京证券交易所深化改革,扩大合格投资者规模;支持北京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实现与新三板联动发展,推动信贷信息整合共享和互联互通。 绿色和技术要素:积极争取建设全国性技术交易服务平台,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建立健全配额管理、交易监管、核查核证等机制。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标准统一 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推动京津冀三地强制性产品认证(CCC)免办监管尺度一致、检查标准统一、检查结果互认。 完善重点领域标准体系:对北京市现行有效的2247项地方标准全面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对限制竞争的地方标准及时修订或废止,推动京津冀计量技术规范共建共享,发布5项以上共建计量技术规范。创新市场监管方式 - 持续深化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打造计划任务制定、扫码检查实施、效能监测评估全流程行政检查数字化体系。 - 创新市场监管领域新兴产业监管模式,探索制定市场监管部门减轻处罚清单,持续落实轻微违法容错纠错清单、不予强制清单。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 政务服务合作:出台京津冀互认资质资格场景化应用文件,实现20项以上互认资质资格统一规范办理或“亮证即办”,探索将更多京津冀区域通办事项纳入“一网通办”专区。 信用监管联动:持续推进信用信息跨区域互认,完善跨区域场景互认和联动应用机制。 跨境贸易协同: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出台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措施,推动双枢纽空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口岸物流数据互联互通。推动制度型开放 - 支持本市创新主体与世界先进创新区域、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建设联合实验室或实施联合研发项目,推动优质技术项目落地。 - 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引领国际标准提速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