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江西省大余县市场监管局多管齐下筑牢节日食品安全防线可能采取的一些措施:
事前预防
宣传教育方面
面向经营者
组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服务单位参加食品安全培训会议。通过详细解读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提高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使其明确自身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责任。
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内容包括食品储存、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食品添加剂的规范使用等,引导经营者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标准。
面向消费者
利用社区宣传栏、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节日食品安全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注意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食品标签等信息,以及如何辨别伪劣食品。
在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主体责任落实方面
与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企业在节日期间保障食品安全的具体要求,包括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生产经营环境符合卫生标准、加强员工健康管理等内容,督促企业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对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行政指导。针对节日期间消费量大的食品,如糕点、肉制品、酒类等,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强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事中监管
监督检查重点领域
生产环节
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查看生产车间的卫生状况,检查生产设备是否定期清洗消毒,生产流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例如,在糕点生产企业检查中,重点关注原料面粉、油脂的质量,以及烘焙过程中的卫生控制情况。
对小作坊进行集中整治。加强对传统特色食品小作坊,如大余南安板鸭小作坊的监管。检查其原辅料采购记录、生产环境的整洁程度、是否存在非法添加等问题,规范小作坊的生产经营行为。
流通环节
加大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重点检查肉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进货来源,要求摊主提供进货票据,确保农产品可追溯。同时,检测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指标,对不合格产品及时进行处理。
对商场超市进行定期巡查。查看食品货架上的商品是否在保质期内,食品标签是否规范,进口食品是否有合法的进口手续。例如,检查进口巧克力的中文标签是否标明了原产国、配料表、保质期等必要信息。
餐饮环节
以旅游景区周边餐饮单位、大型聚餐场所为重点检查对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的厨房卫生状况,包括餐具的清洗消毒、食品留样制度的执行情况等。例如,要求旅游景区餐馆对提供的特色菜肴进行留样,留样量、留样时间要符合规定。
检查餐饮单位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是否有效,操作过程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规范。严禁患有传染病的人员从事餐饮服务工作,确保餐饮环节的食品安全。
抽检监测方面
制定节日食品安全抽检计划。增加对节日热销食品的抽检频次和品种范围。例如,对月饼、粽子等传统节日食品进行专项抽检,重点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理化指标(如过氧化值、酸价)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
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责令生产经营单位立即停止销售、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对其进行调查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罚,同时将抽检结果通过官方网站、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布,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事后处置
应急管理方面
建立健全节日期间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等内容。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危害。
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模拟食品安全事故场景,检验和提高应急处置队伍的实战能力,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为应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
投诉举报处理方面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设立专门的投诉举报电话,并在商场超市、餐饮单位等场所显著位置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确保消费者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对投诉举报案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对接到的投诉举报案件进行核实、查处。对经查实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给予严厉处罚,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投诉举报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